情景再现
准备排一个幼儿舞蹈,这时候露露妈妈跑来找我:“老师,听说这次‘六一’儿童节班里要排一个舞蹈,我们可以提供表演的服装。”我满心欢喜地向她表示了感谢。露露妈妈接着问:“不知道这次舞蹈有几个小朋友可以参加?我们露露很喜欢跳舞,在少年宫学舞蹈,老师都是让她跳主角的。”我讪讪地朝家长笑了笑:“露露确实很努力。”“那也需要老师的指点,老师给了我们露露很多机会”所以现在露露胆子越来越大了,要多谢老师啊!昨天她还在跟我说,.妈妈我这次一定要认真地跳,给老师增光。”露露妈妈就这样笑眯眯地坦然地跟我做着交流。
临场应变
这确实是一位很聪明的家长,先给我上个套,再提要求。本次“六一”舞蹈演出,确实给我带来了困扰:让所有孩子都参加吧,大家水平不齐,不能保证节目质量,如果挑选几个孩子参加则可能使其他孩子失望。
今天露露妈妈的表达,确实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真实的心态,大家都希望孩子有表现的机会,我能理解。同时,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,也应该是我作为教师的责任。至于孩子能不能跳主角,我觉得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家长的正当要求,但更要对全体孩子负责,需要做到公正,不能被个别家长牵着鼻子走。
所以,我坦然地回应露露妈妈:“谢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支持,孩子们每一次在全园面前表演,都是一次展示班级面貌的机会,正是因为有家长的支持我们才能每次都有一个非常好的亮相。真的非常谢谢你告诉我孩子真实的想法,我想有这样想法的孩子肯定很多,大家都想为班级争光。你今天跟我这样一说,真的是提醒了我,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,这次我们一定考虑一个让更多孩子参与表现的机会。谢谢你,露露妈妈!
露露妈妈没有多说什么,表示了感谢就回去了。我在想,她一定在密切地关注着老师怎样安排舞蹈演出人员,关注着老师怎样兑现承诺。
我跟配班老师专门就这件事进行了讨论,本着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表演的思想,开始舞蹈的编排。我们放弃了每次舞蹈中突出几个主角的思路,设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舞蹈的主角;我们还将舞蹈动作难度降低,’变化减少,以分段式的形式来展开。同时注重服装、道其、舞美上的变化,来提高舞蹈的可看性。
这次的舞蹈并不是我们最精彩的一次演出,但是从现场来看,是获得关注度最高、家长认可度最高的一次演出。所有家长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演出,露露虽然没有成为妈妈想象当中的主角,但露露妈妈对老师的安排没有二点异议,也提不出一点异议。
温馨提示
站在家长的角度,其望子成龙的心态应该得到教师的理解,特别是一些个性内敛的幼儿,在班级里不太出挑,家长期望通过一些方式帮助幼儿争取一些机会让孩子自我表现,教师应该对这样的心态表示理解。但当家长的一些要求超出了正常范围,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?
(1)立场公正。教师必须要站在全体小朋友的立场,有一个公正的心态。这是作力教师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师德和道德底线。
(2)分析家长伪要求,学会委婉桓绝。要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进行分析,看其是否已经超出了公平、公正的底线。如果没有,尽可能帮助家长实现愿望,如露露妈妈表示希望露露能参与本次舞蹈表演,教师觉得是一个正当要求,应该给予每个孩子参与表演的机会;继而露露妈妈又表示希望让露露跳主角,老师觉得这个要求与本次活动提倡的目标偏离了,作为老师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下答应家长的要求,,那么教师如何拒绝家长呢?
在拒绝家长的时候,教师要掌握委婉的方式,不能正义凛然地直接把家长的要求顶回去,这样会使家长下不了台,从而影响今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。
如何做到委婉呢?教师不妨对家长采取回避的态度,给自己一个恩考和缓冲的余地。教师可以避开家长的意图,选择家长话语中正面的观点,如上例中避开露露妈妈想让露露跳主角的意图,抓住让幼儿参与表演的话题来展开,同时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给予露露妈妈高度的肯定,这样一方面委婉地拒绝了她,另一方面让露露妈妈清楚地明白老师的观点与立场。